来源: 站外
前不久,我们报道了沪上一个滑冰场发生意外:一名女童双手被擦伤。不料,昨天,上海市民马女士反映称:自己6岁的女儿在吴中路一家滑冰场内被压到了手指导致中指骨折,而骨折的原因竟是滑冰教练不慎摔倒导致,这是怎么回事呢?
监控画面显示:一名小女孩在滑冰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在了地上,而身后则是一名成年人正在倒着滑行。成年人在滑行过程中没有注意身后的情况,冰刀一下子绊在了小女孩的手上,整个人也摔在了小女孩儿的身上。据马女士告知,视频中的小女孩正是自己6岁的女儿,摔在自己女儿身上的则是该滑冰俱乐部的一名教练。事情发生时她正在上班,本以为只是小事,却没想到女儿的手指已经骨折。

时至今日,马女士的女儿左手仍然打着厚厚的石膏,行动间颇有不便。根据X光显示,其中指末端指节有较明显的骨折现象。根据医生的诊断书显示,具体伤情为左中指远节指骨开放性骨折。

马女士回忆,“事情发生的时候是在礼拜一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当时我在办公室加班,是4月15号,大概六点十分左右的时候,她的教练试图微信跟我语音通话,因为我当时在开会所以我没有接到,后来我看到之后马上给她回电话。教练就跟我说,小朋友在冰场受伤了,手指受伤了出血了,很严重然后说要送去医院。我们到的时候,正好要打破伤风和做X光的拍摄,等X光的结果,X光结果出了之后,我们去见医生,这才知道其实非常严重。”
回想起当时的经过,马女士依旧心疼不已。女儿在这家滑冰俱乐部已经学习了近一年的时间,马女士也在这家俱乐部充值了数万元金额,她认为这次事故责任全在俱乐部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在冰场上滑冰,我们充分意识到是有风险的,小孩是有可能摔跤,比如转圈摔得骨折了,这个我们是知道有这个风险的,但是不等同于说我们孩子在里面滑冰,你另一个教练倒着滑冰不看人把孩子手给踩断了,这个我觉得不是意外。”

马女士认为,这是滑冰场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预估不足所致,“我觉得如果它对教练员做了足够的安全的培训,甚至对教练员上场做的事情予以规范和指导,那么我觉得教练员就不会在冰场上玩嘛,也不会倒滑不看人然后把人给撞了。”
在俱乐部前台,马女士和俱乐部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有些气愤,她认为俱乐部的过失有可能给孩子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造成较高等级的伤残后果。

前台经理认为,马女士没有必要找媒体来采访。
而马女士则认为:“你觉得如果你们冰场把孩子弄受伤,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十级伤残,然后孩子有可能一辈子的手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家长的,会接受你说你就陪我一万块钱,然后这次一万五千块钱的住院费。”在事情发生之后,滑冰俱乐部也和马女士进行了几次磋商,在一次性了断的基础上,马女士向俱乐部索赔39.2万,但是俱乐部认为马女士的要价太高,这样的天文数字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冰场经理说:“我们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我们解决的方案他们不认可,不认可的话我们没法帮她解决,她现在让我们赔偿39.2万,这个是天文数字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觉得她的价格太高了是吧?她都天文数字,39.2万!我们都已经跟她协商了对不对,她不愿意,我们也说,你不愿意的话我们该怎么走怎么走,司法途径也可以,不能她说赔多少我们就赔多少,因为我们协商她不认可嘛。教练倒滑的时候撞到小朋友这个是教练的责任吗?这个责任...你问我因为我不是教练,我也不是专业机构,如果这样的话要专业的机构认定。”
俱乐部认为要价太高,但马女士认为自己的索赔完全有理有据,并没有出格。
马女士表示:“冰场如果希望一次性了断、就要在一次性了断的基础上,我们来谈,就是在最坏的可能性上来谈,他造成的小朋友受伤,没有必要让我们来承担最坏的后果。这个数额全部都是实际损失,我们有单子的,我们都有非常详细的明细。包括了什么呢,就是医药费,每一次的误工费,我们夫妻俩的收入比较高,因此误工费比较高。还有就是未来有可能小朋友十级伤残,根据法律规定大概有一个十二万左右的伤残补助金。现在确认是十级伤残了没有?没有,因为现在定不了性,因为现在她没有拆钉,要等拆钉之后才能做伤残的司法鉴定。第三个,还有可能很少的精神补偿费,我忘了是一万还是三万,就大概是这样的一个金额。”

目前责任认定还在进行中,马女士说自己已经花费了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而双方仍然对赔偿金额相持不下。
(看看新闻Knews记者:宣克炅 胡晓虎 许多 实习编辑:霍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