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成都这些公交站名溯源 你知道几个?

来源: 站外

  成都有着很多

  富有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老地名

  构成了蓉城丰富而绚丽的文化名片

  而这些文化名片也正通过

  各种方式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公交站名便是其中之一

  

  《成都市中心城区公交站点命名管理办法》

  规定公交站点命名原则为:导向准确、长期适用、简洁明了用语规范、照顾市民出行习惯彰显城市历史文化……

  今天

  蓉小通就为大家盘点部分成都

  那些含义丰富的公交站名

  

  神仙树北站

  - 以“神仙树”地名命名 -

  

  “神仙树”原名为“寿仙场”

  相传光绪年间(1875-1908年)

  此地有一枯树桩,中空,贮满清水

  迷信者言枯树已成仙显灵

  饮其水能治百病,愈传愈玄

  于是四方善男信女

  便给枯树被上红衣

  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

  因名“神仙树”

  “神仙树站”“神仙树北站”等公交站名

  因此而生

  

  红照壁站

  - 以“红照壁”地名命名 -

  

  史料记载

  明代皇城的御河上有三座桥

  桥前的空地立有赭红照壁

  每年都要漆上赭泥以示“吉庆”

  街名因此“照壁”得名

  红照壁于1927年拆除

  街名保留至今

  “红照壁站”公交站名也因此历史而命名

  

  驷马桥站

  - 以“驷马桥”地名命名 -

  

  在年轻一辈的记忆里

  “驷马桥”一名

  也许是曾经热闹的水果批发市场的代名词

  但这个名字背后

  其实有“衣锦还乡”的典故:

  驷马桥,又叫“升仙桥”

  古时一车套四马,故称驷马

  是贵族身份的象征

  相传汉代司马相如赴长安求取功名

  途经此桥时在桥廊上大书立誓:

  “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

  后来他功成名就

  乘着“驷马”衣锦还乡

  升仙桥就改名驷马桥

  

  衣冠庙站

  - 以“衣冠庙”地名命名 -

  

  “衣冠庙”地名的由来:

  民间相传关羽败走麦城后

  尸首未能运回成都

  刘备在关羽出征时两人分手的小庙

  塑关羽像

  为其穿上生前战衣并拜祭

  后人称这座庙为衣冠庙

  民间又有一说

  关羽死后,未能找到尸首

  刘备便携其战衣回城

  为他建起祭祀庙宇

  

  通惠门站

  - 以“通惠门”地名命名 -

  

  清代满城出入西南方向非常不方便

  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会绕行很远

  为了方便通行,1913年四川督军下令

  在西较场向二仙庵方向开一城门

  以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

  也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出行之意

  

  八宝街站

  -以“八宝街”地名命名-

  

  说到八宝街,很多小伙伴可能会问:

  这街上有宝物?是哪八宝?

  其实不然

  “八宝街”的由来

  并不体现在它的字面意思

  相传

  清末时期的“八宝街”为贫民聚居地

  沿街多为竹蔑为墙

  草席为顶的简陋棚屋

  被当地人称为“笆笆巷”

  因其名不雅

  民国初年据其谐音改为“八宝街”

  看完蓉小通的盘点

  亲们有没有觉得长知识了呢?

  没想到这些看似简单的站名

  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你还知道哪些呢

  留言处等你分享哦

  主管:成都市交通运输局

  来源:成都公交集团

  编辑:赵丹丹、姚梦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