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

有厂房
有写字楼
80.0万元/亩
土地挂牌价格(以实际政策为准)
10km²
占地面积
省级
级别
邮政编码:102615
主导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
园区电话:400-618-9895
视频客服
留言
政务大厅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80.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 - 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 - 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20 ~ 5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 -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25 ~ 60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 - 元/㎡

园区介绍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2006年完成编制的规划,提升了开发区发展定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从单一的功能区转向发展综合功能;②从局限的产业区转向承担城市功能;③从孤立转向与周边开发区互动对接;④从低水准开发转向积极挖掘地区价值与潜力。
1、发展目标
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总目标为“服务型企业特区”,指开发区以服务新型产业类型的企业、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为宗旨,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和外部协作平台,为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特定的政策和空间条件,达到开发区加速发展、产业提级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创意之苑
开发区在发展定位提高的情况下,产业类型选择上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限制低端制造业进入,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发挥周边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开发区内星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具有丰富创意和活力的地区。
(2)科技之园
开发区接近市区和交通、教育资源的条件,将使开发区摆脱单一的低端生产制造基地职能,而转向以科学技术信息化为主导,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孵化能力,成为大兴区的技术中心、孵化中心。
(3)商务之园
位于城市边缘的开发区发展商务、贸易功能较市区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较为宽松优美的办公交易环境。商务功能与环境资源的结合,体现了开发区的产业空间特色。
2、发展策略
(1)产业发展策略
与周边开发区“分工协作”,从雷同发展、同质化竞争,转向分工协作、彼此互动、共谋发展。承担地区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集中发展企业生产服务,包括办公研发、销售物流等专业服务,成为辐射区域的生产服务服务中心、智力中心、创意基地、孵化基地。
充分发挥大兴经济开发区产业综合的特色,拉长和加粗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两端(研发和销售)的附加值,并加强企业不同层次的合作。
培育新型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引进部分高端制造业、都市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现有产业格局,实现从消耗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外延式”发展向依靠资金、技术、智力等“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企业进退及服务策略
设立开发区进入门槛,清理倒闭企业和闲置企业、劝退部分效益不高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留住发展潜力大、意图外迁企业的办公、研发、销售等非生产功能,以提升和优化本地区功能和产业。
确定目标客户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发展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加快孵化器和创业园区建设。
根据企业需求完善开发区服务环境。加快办公楼、商业用房等房地产开发,完善开发区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以及邮政、通信等市政设施,为企业总部及专业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土地利用策略
加强对企业用地的调整,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绩效的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不同,据此对开发区内企业用地权属和边界进行调整,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清理开发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对开发区内已经出让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通过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将不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的企业搬迁出去,扩充开发区产业用地规模。
在合理、有效、明确的法规和土地管理制度保证下,制定开发区土地征用计划和存量土地的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实现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对待征土地、存量土地、盘整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在遵照统一规划的整体格局基础上,按照开发计划有序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
(4)交通发展策略
完善开发区与北京市区、大兴新城、城市重要节点、其它开发区间的道路建设,增设公交线路,密切人力、产业和技术联系。
改善开发区与城市快速的联系,五环路降级以后,建议在开发区东侧设立一处出口,以提高通达性;设法打通穿越京开高速公路、联系大兴新城的道路,使开发区成为大兴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紧建成开发区内主次干路系统,完善支路系统,形成微循环的交通网络;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组织静态交通;根据需要和可能发展多种交通方式,改善交通环境。
(5)环境发展策略
改善开发区外围的绿色空间,并通过绿色生态廊道将其向开发区内延伸,提高开发区整体环境质量。
借鉴国内外城市边缘建设“商务花园”(如都柏林的Park West、上海虹桥国际商务花园等)的经验,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和企业总部需要,营造特色化、个性化的产业空间。
通过城市设计,对开发区待开发地块开发的绿地布局、开敞空间、环境景观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已经开发的地块亦需根据情况加以整治,提高开发区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6)住房发展策略
多选择、多渠道地安置解决拆迁户回迁;解决暂住居民及单身职工住房问题;适当考虑满足城市需要的成套住宅,形成职住平衡的整体。提供满足开发区内居民需要的便利店、超市、餐饮、娱乐、小学、幼儿园、文化站等配套设施。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10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 -
园区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苑路26号
主导产业:新材料,电子信息

经营成本

水价:2.96 元/m³商业用电:0.595 元/度
大工业用电:0.598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0.8654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3376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598 元/度
天然气:2.82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3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2000 元/月普通工人:25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 -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大红门货运站10.2公里高铁距离:距北京火车西站20.9公里
港口距离:距天津港173.3公里机场距离:距南苑机场8.2公里
区位介绍:北京大兴工业开发区地处北京城市南部,为永定河冲击带,平均海拔39米,所在的大兴区素有"绿海甜园"之称,历史上就是皇家行宫所在地,被誉为生态科技区,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 大兴工业开发区地质状况优良,基岩面起伏平稳,无断裂,工程地质可满足一般工业、民用建设工程需要。 大兴工业开发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适宜生产生活,年平均气温11.5度,常年平均降水量568.9毫米,年平均风速2.6米/秒,水资源有保证,大气环境优良。
公路运输:北京四环、五环、六环路和京开、京石、京津塘高速公路及北京-福州的104国道建设中的南中轴路分布在大兴工业开发区周围,并有黄亦路连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铁路运输:开发区南3公里处,建有年吞吐量400万吨的铁路货场。
本市住房均价:52503 元/㎡
园区生活配套:齐全
居住环境:大雄·郁金香舍、天宝园、国锐金嵿
超市:维普乐超市、北京玲珑繁茂超市
商业环境:荣华·商业街
百货商场:金钻百货、亦庄创意生活广场
酒店商务:丰大国际大酒店
休闲娱乐:齐全
医疗:北京市大兴区亦庄医院、北京阳光新城医院
教育:美格双语幼儿园

发展规划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2006年完成编制的规划,提升了开发区发展定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从单一的功能区转向发展综合功能;②从局限的产业区转向承担城市功能;③从孤立转向与周边开发区互动对接;④从低水准开发转向积极挖掘地区价值与潜力。 1、发展目标 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总目标为“服务型企业特区”,指开发区以服务新型产业类型的企业、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为宗旨,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和外部协作平台,为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特定的政策和空间条件,达到开发区加速发展、产业提级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创意之苑 开发区在发展定位提高的情况下,产业类型选择上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限制低端制造业进入,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发挥周边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开发区内星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具有丰富创意和活力的地区。 (2)科技之园 开发区接近市区和交通、教育资源的条件,将使开发区摆脱单一的低端生产制造基地职能,而转向以科学技术信息化为主导,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孵化能力,成为大兴区的技术中心、孵化中心。 (3)商务之园 位于城市边缘的开发区发展商务、贸易功能较市区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较为宽松优美的办公交易环境。商务功能与环境资源的结合,体现了开发区的产业空间特色。 2、发展策略 (1)产业发展策略 与周边开发区“分工协作”,从雷同发展、同质化竞争,转向分工协作、彼此互动、共谋发展。承担地区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集中发展企业生产服务,包括办公研发、销售物流等专业服务,成为辐射区域的生产服务服务中心、智力中心、创意基地、孵化基地。 充分发挥大兴经济开发区产业综合的特色,拉长和加粗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两端(研发和销售)的附加值,并加强企业不同层次的合作。 培育新型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引进部分高端制造业、都市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现有产业格局,实现从消耗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外延式”发展向依靠资金、技术、智力等“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企业进退及服务策略 设立开发区进入门槛,清理倒闭企业和闲置企业、劝退部分效益不高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留住发展潜力大、意图外迁企业的办公、研发、销售等非生产功能,以提升和优化本地区功能和产业。 确定目标客户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发展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加快孵化器和创业园区建设。 根据企业需求完善开发区服务环境。加快办公楼、商业用房等房地产开发,完善开发区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以及邮政、通信等市政设施,为企业总部及专业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土地利用策略 加强对企业用地的调整,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绩效的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不同,据此对开发区内企业用地权属和边界进行调整,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清理开发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对开发区内已经出让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通过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将不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的企业搬迁出去,扩充开发区产业用地规模。 在合理、有效、明确的法规和土地管理制度保证下,制定开发区土地征用计划和存量土地的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实现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对待征土地、存量土地、盘整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在遵照统一规划的整体格局基础上,按照开发计划有序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 (4)交通发展策略 完善开发区与北京市区、大兴新城、城市重要节点、其它开发区间的道路建设,增设公交线路,密切人力、产业和技术联系。 改善开发区与城市快速的联系,五环路降级以后,建议在开发区东侧设立一处出口,以提高通达性;设法打通穿越京开高速公路、联系大兴新城的道路,使开发区成为大兴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紧建成开发区内主次干路系统,完善支路系统,形成微循环的交通网络;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组织静态交通;根据需要和可能发展多种交通方式,改善交通环境。 (5)环境发展策略 改善开发区外围的绿色空间,并通过绿色生态廊道将其向开发区内延伸,提高开发区整体环境质量。 借鉴国内外城市边缘建设“商务花园”(如都柏林的Park West、上海虹桥国际商务花园等)的经验,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和企业总部需要,营造特色化、个性化的产业空间。 通过城市设计,对开发区待开发地块开发的绿地布局、开敞空间、环境景观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已经开发的地块亦需根据情况加以整治,提高开发区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6)住房发展策略 多选择、多渠道地安置解决拆迁户回迁;解决暂住居民及单身职工住房问题;适当考虑满足城市需要的成套住宅,形成职住平衡的整体。提供满足开发区内居民需要的便利店、超市、餐饮、娱乐、小学、幼儿园、文化站等配套设施。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公大”,地处中国北京,是公安部直属的普通高等院校暨公安部高级警官学院,创办于1948年7月,历经华北公安干部学校、中央公安干部学校、中央人民公安学院、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时期。1984年1月,改建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1998年2月,与原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合并,组成新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截至2014年9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6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69万元。学校设有10个学院,设置13个本科专业及18个专业方向,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北京印刷学院(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印刷系。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印刷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更名为印刷工艺系。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基础上组建成立北京印刷学院。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建筑面积21639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580万元;下设二级学院9个,开办本科专业26个;有教职工772人,其中专任教师493人,硕博比例达到83%,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3%;在校生总数8831人。
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 2006年完成编制的规划,提升了开发区发展定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从单一的功能区转向发展综合功能;②从局限的产业区转向承担城市功能;③从孤立转向与周边开发区互动对接;④从低水准开发转向积极挖掘地区价值与潜力。 1、发展目标 大兴经济开发区发展的总目标为“服务型企业特区”,指开发区以服务新型产业类型的企业、企业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为宗旨,为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孵化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和外部协作平台,为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特定的政策和空间条件,达到开发区加速发展、产业提级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创意之苑 开发区在发展定位提高的情况下,产业类型选择上将提高企业的准入门槛,限制低端制造业进入,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发挥周边地区文化资源优势和开发区内星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具有丰富创意和活力的地区。 (2)科技之园 开发区接近市区和交通、教育资源的条件,将使开发区摆脱单一的低端生产制造基地职能,而转向以科学技术信息化为主导,增强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和孵化能力,成为大兴区的技术中心、孵化中心。 (3)商务之园 位于城市边缘的开发区发展商务、贸易功能较市区的优势在于,良好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较为宽松优美的办公交易环境。商务功能与环境资源的结合,体现了开发区的产业空间特色。 2、发展策略 (1)产业发展策略 与周边开发区“分工协作”,从雷同发展、同质化竞争,转向分工协作、彼此互动、共谋发展。承担地区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集中发展企业生产服务,包括办公研发、销售物流等专业服务,成为辐射区域的生产服务服务中心、智力中心、创意基地、孵化基地。 充分发挥大兴经济开发区产业综合的特色,拉长和加粗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两端(研发和销售)的附加值,并加强企业不同层次的合作。 培育新型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引进部分高端制造业、都市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现有产业格局,实现从消耗土地、环境等资源的“外延式”发展向依靠资金、技术、智力等“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2)企业进退及服务策略 设立开发区进入门槛,清理倒闭企业和闲置企业、劝退部分效益不高或污染严重的企业;同时留住发展潜力大、意图外迁企业的办公、研发、销售等非生产功能,以提升和优化本地区功能和产业。 确定目标客户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发展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企业,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加快孵化器和创业园区建设。 根据企业需求完善开发区服务环境。加快办公楼、商业用房等房地产开发,完善开发区的商业、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以及邮政、通信等市政设施,为企业总部及专业服务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3)土地利用策略 加强对企业用地的调整,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绩效的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不同,据此对开发区内企业用地权属和边界进行调整,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清理开发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土地资源。对开发区内已经出让的土地进行全面清查,通过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将不符合开发区产业定位的企业搬迁出去,扩充开发区产业用地规模。 在合理、有效、明确的法规和土地管理制度保证下,制定开发区土地征用计划和存量土地的供应计划。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实现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 对待征土地、存量土地、盘整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在遵照统一规划的整体格局基础上,按照开发计划有序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面貌。 (4)交通发展策略 完善开发区与北京市区、大兴新城、城市重要节点、其它开发区间的道路建设,增设公交线路,密切人力、产业和技术联系。 改善开发区与城市快速的联系,五环路降级以后,建议在开发区东侧设立一处出口,以提高通达性;设法打通穿越京开高速公路、联系大兴新城的道路,使开发区成为大兴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 加紧建成开发区内主次干路系统,完善支路系统,形成微循环的交通网络;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组织静态交通;根据需要和可能发展多种交通方式,改善交通环境。 (5)环境发展策略 改善开发区外围的绿色空间,并通过绿色生态廊道将其向开发区内延伸,提高开发区整体环境质量。 借鉴国内外城市边缘建设“商务花园”(如都柏林的Park West、上海虹桥国际商务花园等)的经验,根据不同产业类型和企业总部需要,营造特色化、个性化的产业空间。 通过城市设计,对开发区待开发地块开发的绿地布局、开敞空间、环境景观等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对已经开发的地块亦需根据情况加以整治,提高开发区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6)住房发展策略 多选择、多渠道地安置解决拆迁户回迁;解决暂住居民及单身职工住房问题;适当考虑满足城市需要的成套住宅,形成职住平衡的整体。提供满足开发区内居民需要的便利店、超市、餐饮、娱乐、小学、幼儿园、文化站等配套设施。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