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
园区面积:44 平方公里
园区电话:0511-85526866
邮政编码: 212002
主导产业: 数字创新,电子信息,综合,机械工业,现代服务业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介绍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23.0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35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15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15 ~ 25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1800 ~ 28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30 ~ 45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8000 ~ 11000 元/㎡

园区介绍

一是坚持特色定位,编制一流规划。把优化规划作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位的任务。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标准,对照科技部新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高起点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整个规划设计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是坚持创新作为,构建一流机制。按照“政策特区”的定位,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意见,全力扶持高新区发展。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支持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机制等,至少要做到苏南最优,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在苏南领先。在工作机制上,要以现代化、国际化园区为标杆,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架构,把镇江高新区真正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
三是坚持转型发展,招引一流项目。在一着不让抓园区规划、创建申报的过程中,项目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特别是“四招四引”,高新区要走在最前列,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一批核心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高端项目,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为全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四是坚持产城融合,打造一流环境。走产业为本、产城融合的路子,把园区作为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宜居新城来打造。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44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11-85526866
园区地址: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南徐大道298号
主导产业:数字创新,电子信息,综合,机械工业,现代服务业

经营成本

水价:1.87 元/m³商业用电: - 元/度
大工业用电: -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 -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 -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 - 元/度
天然气:2.5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5 元/吨
最低工资标准:1890.0 元/月普通工人:190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离镇江东货运站10公里,距离上隍货场18公里高铁距离:距离镇江站7公里,距离镇江南站7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镇江港32公里机场距离:距离常州奔牛国际机场64公里
区位介绍:镇江,位于江苏南部、长江南岸、长江三角洲西段。
公路运输: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泰镇高速公路、镇丹高速公路、312国道、104国道
铁路运输:京沪铁路、京沪高铁、沪宁高铁
本市住房均价:9031.0 元/㎡
园区生活配套:医院、学校、超市、便利店、食堂、图书馆、网吧、银行ATM、菜场、健身房、汽车维修、宠物店、家政服务、快递点
居住环境: -
超市:1.东篱春林超市 2.美廉超市 3.易捷便利店(五州山)
商业环境: -
百货商场:1.镇江恒顺商场
酒店商务:1.富华酒店 2.味中味酒店
休闲娱乐:1.润州道院
医疗:1.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教育:1.江苏科技大学西校区 2.镇江市信息中等专业学校

发展规划

一是坚持特色定位,编制一流规划。把优化规划作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位的任务。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标准,对照科技部新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高起点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整个规划设计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是坚持创新作为,构建一流机制。按照“政策特区”的定位,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意见,全力扶持高新区发展。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支持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机制等,至少要做到苏南最优,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在苏南领先。在工作机制上,要以现代化、国际化园区为标杆,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架构,把镇江高新区真正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 三是坚持转型发展,招引一流项目。在一着不让抓园区规划、创建申报的过程中,项目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特别是“四招四引”,高新区要走在最前列,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一批核心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高端项目,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为全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四是坚持产城融合,打造一流环境。走产业为本、产城融合的路子,把园区作为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宜居新城来打造。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暂无第三方数据

学校介绍

一是坚持特色定位,编制一流规划。把优化规划作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第一位的任务。按照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标准,对照科技部新制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高起点编制高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整个规划设计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二是坚持创新作为,构建一流机制。按照“政策特区”的定位,研究制定一揽子政策意见,全力扶持高新区发展。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支持机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扶持机制等,至少要做到苏南最优,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能力在苏南领先。在工作机制上,要以现代化、国际化园区为标杆,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架构,把镇江高新区真正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高地”。 三是坚持转型发展,招引一流项目。在一着不让抓园区规划、创建申报的过程中,项目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特别是“四招四引”,高新区要走在最前列,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项目,一批核心技术项目和产业链高端项目,一批高层次研发机构,为全市的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四是坚持产城融合,打造一流环境。走产业为本、产城融合的路子,把园区作为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生态新城、宜居新城来打造。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