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环境这个主题,保持和扩大投资规模,加大园区硬件建设投入。规划在“十二五”时期,完成120亿元投资用以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东山园区。投资10亿元用于东山园区市政设施增容改善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拓展、产业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对园区电力、供水、供气系统适时进行增容改造;实施园区道路全面“黑化”工程。兴建创业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到2015年前将孵化面积增加到25万平方米;启动、续建三所大学科技园工程;围绕现代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园区重点发展产业,重点打造10个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10个开放实验室,建立健全园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协作共享网络,形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实验室以及创业支撑服务平台的三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项目、生活服务业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园区品味,全面提升核心区硬件支撑能力,改善发展环境。
  (2)猇亭园区。投资30亿元用于猇亭园区等拓展园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国内一流水准规划和兴建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水、电、路、气、热项目;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一批环保项目;对园区道路系统实施加宽、黑化工程;完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园、涂镀板材料工业园、湖北深圳工业园、精细化工园等一批产业园区的建设;在园区的商务区,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和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项目。到“十二五”期末,将猇亭园区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城市新区。
  (3)白洋园区。将白洋园区作为“十二五”期间后两年的投资建设重点,投资40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十二五”及以后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新的载体。
  (4)生物产业园区。投资40亿元于园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完成园区的“通平”建设,建设水电气路等一批工程,为富程投资、三峡药材交易中心、安琪集团、稻花香、萧氏茶叶等大型项目进驻打下基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