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to Reach Chinese Companies Searching for Business Park Space in the United States
首页 园区库首页 园区库列表 江苏省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江苏省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有厂房
有仓库
有写字楼
25.6万元/亩
土地挂牌价格(以实际政策为准)
50km²
占地面积
省级
级别
邮政编码:226003
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机械工业
园区电话:400-618-9895
视频客服
留言
投资要素
上下游配套
基本信息
政策优势
产业分布
第三方服务
点评
  • 投资成本
  • 园区载体
  • 园区介绍
  • 园区地图

投资成本

土地挂牌价格:25.6万元/亩起
(以实际政策为准)
投资强度:400万元/亩起
环保要求:税收要求:25万元/亩起
厂房出租价格区间:22 ~ 30 元/月•㎡厂房出售价格区间:3300 ~ 4000 元/㎡
写字楼出租价格区间:66 ~ 1100 元/月•㎡写字楼出售价格区间:10000 ~ 13200 元/㎡

园区载体

厂房
仓库
写字楼

园区介绍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全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按照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南通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形成创新资源集聚、企业内生增长的发展格局,率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提升,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促进低碳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科技新城,为区域转型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发展目标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立足南通资源、资本和文化优势,坚持“高端起步、科技引领、集聚发展、辐射带动”的原则,全面构建以船舶海工、现代纺织、智能建筑为特色主导,以智能装备、新能源为新兴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321”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经济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型经济并举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成长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区。

园区地图

搜索当地供应商
按产业查找

园区信息

园区面积:50 平方公里园区电话:0513-85115235
园区地址: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市北路南50米
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机械工业

经营成本

水价:1.53 元/m³商业用电:0.88 元/度
大工业用电:0.66 元/度工业电价(高峰):0.66 元/度
工业电价(低谷):0.66 元/度工业电价(平时):0.66 元/度
天然气:2.5 元/m³ (按季度调整)污水处理:1.47 元/吨
蒸汽:蒸汽价格:160 元/m³
最低工资标准:1890.0 元/月普通工人:1890 元/月
土地使用税: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一般规定每平方米的年税额,大城市为0.50~10.00元;中等城市为0.40~8.00元;小城市为0.30~6.00元;县城、建制镇、工矿区为0.20~4.00元)

环境配套

货运站距离:距离南通东货运站21公里高铁距离:距离南通站3公里
港口距离:距离南通港10公里机场距离:距离南通兴东国际机场18公里
区位介绍:港闸区:南通市的市辖区、飞速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南部与崇川区隔通吕运河相望,东部、北部与通州区接壤,西部与苏州的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南通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一体的重要城市组团。
公路运输:高速公路主要有:沈海高速公路(G15沿海高速)、G40沪陕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启扬高速(S28)、通锡高速(S19)、通洋高速(在建),南通市区设有6个互通上下道口。 南通境内有2条国道:204和328国道。
铁路运输:已建成的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沪通铁路也穿境而过,规划中北沿江高速铁路、盐通铁路也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海安县站为江苏省除徐州外的最大的二级编组站。南通东站已开通货运。
本市住房均价:13078.0 元/㎡
园区生活配套:医院、学校、超市、便利店、食堂餐厅、图书馆、网吧、银行ATM、菜场、健身房、汽车维修、宠物店、家政服务、快递点、理发店、酒吧、咖啡馆、公交站一应俱全
居住环境:区内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绿化率较高,交通便捷,物业服务周到。
超市:1.文峰超市(幸福新城店) 2.新居超市 3.新城超市 4.一品堂超市 5.佳世客超市 6.华联吉盛多超市 7.好又多购物中心(幸福店) 8.幸福家苑百货超市 9.上苏易购(幸福店) 10.天潮百货 11.义乌百货大卖场 12.供销超市(幸福店)
商业环境:区内路、水、电、气、通讯、光纤、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完备。 区内有地价评估事务所、房地产价格评估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险公司等中介机构。
百货商场:1.百盛购物中心 2.易买佳购物广场 3.万达广场(南通店) 4.万科·金域广场 5.南通赛格时代广场 6.新全商场 7.万象城(永和路)(装修中) 8.南通奥特莱斯购物广场 9.佳达生活广场 10.华都商业广场
酒店商务:1.比家美假日酒店 2.杰成酒店 3.供销大酒店(福利路) 4.宝钢旅社 5.八碗八酒店(幸福店)
休闲娱乐:1.普贤禅寺 2.唐闸公园 3.幸福公园 4.公园一村儿童乐园广场 5.1895广场 6.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 7.汤家巷 8.张謇像
医疗:1.幸福新居社区卫生服务站 2.幸福街道幸福家苑社区卫生服务站 3.幸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教育:1.南通市第二中学 2.启秀中学北校区(建设中) 3.乐慧幼儿园 4.中海禾光国际幼儿园 5.幸福新城幼儿园 6.南通市贝贝幼儿园 7.鹤涛小学 8.南通市幸福中学 9.南通市幸福幼儿园

发展规划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全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按照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南通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形成创新资源集聚、企业内生增长的发展格局,率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提升,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促进低碳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科技新城,为区域转型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发展目标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立足南通资源、资本和文化优势,坚持“高端起步、科技引领、集聚发展、辐射带动”的原则,全面构建以船舶海工、现代纺织、智能建筑为特色主导,以智能装备、新能源为新兴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321”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经济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型经济并举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成长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区。
政策分布
暂无产业分布数据
暂无城市介绍
暂无园区企业
金融
人才
法律
财务
物流
咨询/环评/安保
教育
医疗
劳务中介

学校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南京师大,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 学校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为基础,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拥有仙林、随园、紫金三个校区,随园校区有“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称,占地总面积3243.35亩亩,建筑总面积近105.37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26个,本科专业99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7个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十,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有在职教职工3160余人,在校普通本科生17100余人,在校研究生11000余人。
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简称“苏大”,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全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011计划”首批认定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前身是东吴大学,创办于1900年,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学校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和苏州医学院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截至2018年2月,苏州大学有天赐庄校区、独墅湖校区、阳澄湖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751亩,建筑面积162余万平方米;学校有十二大学科门类,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国内地高校第22位;学校下设24个学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011人,全日制硕士生9903人,在职专业学位硕士3713人,全日制博士生1804人,临床博士1899人,各类留学生2598人。
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学校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建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后成为南通学院的一部分)。1992年5月19日经国家教委批准,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联合组建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5年成为江苏省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包括接受政府奖学金外国留学生)、招收港、澳、台学生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截至2018年5月,校园占地面积4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校固定资产总值58.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66亿元,图书馆藏书428.9万册,拥有直属附属医院、实习工厂、实验农牧场、动物医院等一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1] 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0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1000多人。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abbreviated NJTech),简称南工, [1] 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国家首批入选“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 截止2018年3月 [2] ,南工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 [3] ,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万余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4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34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简称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2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明故宫校区、将军路校区共占地2077亩,设有16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7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有教职工307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
南京医科大学(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简称南医大,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1] ,学校是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333工程”培训基地。 [2] 学校创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1957年,由镇江迁至南京,更名为南京医学院。196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1981年,学校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医科大学。 截至2018年3月,学校建有五台、江宁两个校区,设有23个学院(部)和1个独立学院,在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拥有24所附属医院和50多所教学医院,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和3个“5+3”本硕一体化专业,在校生总数1.4万多人,在职教职工1700多人;有教授188人、副教授252人,有博士生导师587人、硕士生导师2014人(含附属医院)。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 [3] 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基础医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第7,口腔医学位列第6,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3,护理学位列第8。2016年,学校获得26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数位居独立设置医科大学第1位。
“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全局,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按照江苏创新驱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围绕南通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率先形成创新资源集聚、企业内生增长的发展格局,率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式提升,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促进低碳园区建设,全力打造公共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幸福的现代化科技新城,为区域转型跨越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发展目标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立足南通资源、资本和文化优势,坚持“高端起步、科技引领、集聚发展、辐射带动”的原则,全面构建以船舶海工、现代纺织、智能建筑为特色主导,以智能装备、新能源为新兴引擎、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321”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创新型经济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型经济并举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建成长三角创新要素集聚区、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区。

评论

全部评论

  • 园区回复
暂无评论
还可以输入150个字
感谢您的留言

3s后自动关闭